图兰朵声乐中心欢迎您!
   133-6825-4881(24小时热线)
声乐培训
首页 > 新闻 > 正文 > 气息、通道、共鸣,歌唱专家的十个秘诀在这里
气息、通道、共鸣,歌唱专家的十个秘诀在这里
浏览量:     发布日期: 2024/11/8 10:57:01   发布人: 图兰朵声乐中心
 
165

一、气息与共鸣互动

真正做到了丹田用气,同时喉头开启,上下有一根管道,共鸣从喉部通到胸腔、口咽腔、鼻咽腔。有了丹田用气,获得了三个主要共鸣腔组成的混合共鸣,反过来促进了气息的运动与流通。吸足了气,在丹田主导下,充分地将气呼出来,用均匀、持续、有力的气推动共鸣。

二、气需更流畅

有些学员唱较高的音阶时,气息的流通、压力还不如中声区时,应懂得高声区的气息只是比中声区略强一点,甚至相差无几,需要的是更通畅,声带的张力需提高,部分振动或边缘振动,过强的气息,使声带挡气的负担过重,会引起喉部的紧张。

三、下颚放下、舌头放松

下颚充分地放下、后缩,舌头跟着放下、放平,软口盖抬起,牙关放松,头部适当抬起,不让下颚压喉头,练a(啊)音,气息十分流通,声音振动感强,无停顿的感觉,口咽腔前后部都有共鸣。

四、像说话、像呼唤

唱歌的 唱 字,不像说话那样随意、简单,是经过长期训练而形成的一种技艺,有的人是无意中学的,依靠听广播自学,有的人专门跟老师学,快的仅几次或几个月,慢的需几年。用气唱、用共鸣唱,放开唱、放下来唱,既要象说话那样自然,又要象呼唤那样有激情。

五、共鸣在管道内形成

鼻腔、口腔、咽腔、喉腔、胸腔、腰部四周等都好像分别置入一个皮球,从下到上连接起来变成一根比人体还雄壮的管道。共鸣在管道内形成、发展。民族唱法总是偏重于口咽腔的共鸣;中洋结合的唱法: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吸取民族唱法的风格,声音的回旋空间、力度变化、起伏更大些。

六、多彩多姿的音色

个人的嗓音特点有所不同:象长笛、小号、长号、圆号、单簧管、双黄管、小提琴、大提琴等,高明的歌手一人在一首歌中能唱出不同的音色。共同点:共鸣腔一般都是圆柱形,歌手的发声器官上下声道同样是圆柱形,共鸣在圆柱体内形成,同时衍生出新的共鸣波。歌手要任其自然,更要因势利导。为什么二重唱受人欢迎,这是因为将两个声部结合在一起,具有多彩多姿的声音色彩。

七、七个唱好

唱好六个母音;唱好自然声区、中声区;唱好换声点、攻下高声区;唱好轻声;唱好闭口哼鸣;唱好一个 啦 或 咪 ;唱好一个 C 声。先在室内唱,后到旷野上唱;对着空的热水瓶唱,对着水管唱;站在门后,全身站直,靠在门上唱;转动头唱,检验头颈是否放松;放开牙关唱,头微微抬起。

八、用口吸、用鼻吸

张开口吸气,然后发声;上下嘴唇微闭,用鼻吸气,然后发声,将两者比较,是哪一种吸气方式所吸的气深入、足够有力,当然张开口吸气对于练习喉头开启是有帮助的。用手掌放在口外2-3公分,不带声呼气,会有一股热气冲击手掌;带声呼气,加上抬起软口盖,同时注意获得胸腔共鸣,似乎直接从口内呼出的气甚弱。

九、六个母音加一个母音

六个母音按次序发统一音,然后依次在前面加某一个母音,并且保持此母音的特征,即在此母音的状态下发其他母音。反复练习1-2、1-3、1-4、1-5、1-6、1-7,观察、体验气息压力,声带张力、声门闭合度的变化。发较高的音气息的流速要快,但不可强烈冲击声带。

十、雨伞撑开,持续不变

发声器官的开启,如喉头、咽腔、鼻腔、胸腔等,即可当作半打哈欠、微笑状态,也可当作将一把雨伞轻轻撑开,并自始自终保持基本不变。发声的难点就在于原先的正确状态会起变化,记住:要保持不变,让雨伞保持撑开的状态。

上一篇:歌唱中“哈欠"状态的运用

下一篇:原来歌唱家都这样稳定喉头——附方法技巧

免责声明: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 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或依法处理。 (QQ:2490826796)
友情链接:
主城校区
  • 南岸区:南坪浪高凯悦B座29-C2
  • 江北区:观音桥拓展大厦23-9
  • 九龙坡区:九龙坡杨家坪校区
  • 沙坪坝区:三峡广场重师学术交流中心A座13-5
  • 渝北区:渝北区汽博叠彩城叠彩中心2楼
  • 大渡口区:大渡口松青路校区
  • 渝中区:渝中校区
渝ICP备2023006697号

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51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