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音乐跨界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形式,也是趋势,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存在。在我们学古典音乐或者热爱传统古典音乐各位的概念里,或多或少会有人排斥跨界,觉得这是严肃音乐,特别对于唱美声的歌者们来说,好像觉得一旦跨界就不够”高雅“了,掉档次等等,自从某某节目一推出,大家或多或少站在“我是正宗”的道德制高点上,提出了不少“建设性”意见。
如果各位唱美声的歌者们有听器乐的爱好,大家可以发现,其实很多器乐演奏家们都有涉及到玩跨界音乐,比如咱们熟悉的器乐演奏家朗朗,马友友,还有很多国外的青年演奏家,包括歌唱家托马斯夸斯特霍夫现在也在玩爵士,娜塔莉德赛也在玩爵士,弗莱明也玩爵士,以前是爵士歌手,笔者在几年前巴黎歌剧院听过她的SUMMER TIME,真的是一绝,阿兰尼亚也玩跨界,大家心中的男神考夫曼也玩跨界,廖昌永老师跨界也玩得很不错,很多很多当代歌唱家都在玩跨界,所以现在的歌唱演员的要求会更高,而不是”我只唱意大利语,我只唱古典时期,我只唱浪漫主义,我只唱传统“。国外的音乐学院也会有更高的要求了,更不用说整个市场,又比如 你不仅要唱得好,还要长得漂亮,长得帅。
其实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现在的音乐家们,你们会发现,他们有很多种演奏形式。其实音乐的最高境界就是“无界”,只是你是古典音乐家,你的主心骨是古典音乐,但并不代表你就要绝对的去排斥某种音乐形式的存在,那是一种偏狭隘的思想,也会局限到自身的音乐境界。
包括现在的国外歌剧院,每年都会推出一到两部音乐剧,说实话,歌剧的票房局限性确实太大,比如欧洲的歌剧观众许多都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太,你在台上往下一看,一片片银白色的“头发”,所以全世界的歌剧院都在研究,怎样去把歌剧传到下一代,让下一代更懂歌剧,于是就出了很多新颖的形式,比如儿童歌剧。往大了说整个古典音乐界也一样,必须有所突破,有所拓展,这门艺术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,音乐家们才能有更好的施展空间和票房。不然就等着电子音乐和多媒体音乐干掉咱们吧,等着某一天剧院,音乐厅都变成博物馆。
正确的看待跨界,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学习,比如看一些跨界节目里的音乐剧演员的演唱,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,人家音乐剧演员,流行歌手的乐感,诠释音乐的感觉,确实要比传统演唱者们更抓人,更让人接受,反而传统演唱者们,让人感到非常的拘谨和”紧“,如果不是因为“高雅”的光环,可能听不懂的日常观众们也会提出不少”建设性“大意见.
你爱的是音乐,还是爱音乐给你带来的”高雅“"文化”光环?
重庆学唱歌
声乐培训到中国好声音和小小好声音指定培训机构图兰朵声乐中心,图兰朵创办至今,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,老师皆是各大音乐学院毕业,教学经验丰富,小孩子专属的童声唱法教学,成人专属的成人声乐,通俗唱法、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,结合图兰朵半专业化设施设备(KTV歌唱训练系统、多媒体系统、话筒、音响、录音棚等)为学员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!